“我养海鲈15年了,接触粤海品牌有13年了,今年是最成功的一年。”近日,在福建诏安,养殖户兼经销商郑老板这样总结今年的业绩。作为当地海鲈产业的资深行家,他今年的养殖大获成功,不仅在当地最早出鱼、抓住高鱼价风口,饲料经销业务也显著增长。
在海鲈行业,粤海品牌的地位为业界公认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从去年开始,粤海饲料(广东粤海饲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下同)开启了一系列改革,大力提升饲料产品质量,海鲈料更是其中的重点内容。
“从目前看,海鲈行业还有很多有待提升的地方,需要更加多好产品。”在老郑看来,养殖户对养殖效果的要求会慢慢的高,明年自己和福建粤海(福建粤海饲料有限公司,下同)的业务也会大幅度的增加。届时,或将有一部分养殖户脱颖而出,利用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战胜低迷行情,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。
“又快又好,这是我今年养海鲈的最直接感受。”郑老板表示,今年在诏安一带海鲈市场,他是最快出鱼的,在今年9月5日,他第一个出鱼,当时的规格是1.2-1.3斤/条,比大多数养殖户领先约一个月时间。
据了解,诏安地区的海鲈主要经周边各地批发商业市场活鲜消费,每年价格呈现先高后低走势,从年初开始一直高企,到进入10月后,随着出鱼高峰到来而逐步回落。能否尽早出鱼,成为决定一年养殖收益的重要指标。郑老板和记者说,跟自己同期放苗的养殖户,绝大多数都要10月才能出鱼,还有比他早20多天放苗的人,出鱼时间还要到10月。
福建粤海蔡经理介绍,郑老板从事海鲈养殖15年,由于技术水平高、对市场行情熟悉,在业内很有一定的影响力。今年他与粤海携手,充足表现出粤海海鲈料的质量优势,不仅出鱼速度在当地领先一筹,更重要是包产数据(一包40斤饲料产鱼斤数)十分亮眼,可说是全市场领先。
郑老板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他养殖速度最快的一口塘,在今年3月25日定塘(8亩水面,共放12尾/斤鱼苗共5万尾),经过9月5-8日、9月30日-10月3日两次出鱼后,于11月1-3日清塘,共出鱼51002斤。经测算,线斤,超过其它同类产品。
“在我们这里,包产28斤就可接受,超过30斤已经远超预期,可以用优秀来形容。”郑老板说,在诏安市场,一般包产28斤左右算合格线斤的属于低质产品,现在“粤海料包产超过30斤”已经传遍养殖户群体,赢得一致认可。
“经过实测对比,我们的海鲈料产品体现出三大优势:长速快、包产高、健康好。”福建粤海技术负责人张运强博士表示,今年以来,粤海海鲈料的优势十分明显,不断为客户创造出更大价值。
以郑老板为例,他第一次出鱼时售价12.8元/斤,至11月初清塘时,鱼价已跌至11.5元/斤。当地有部分养殖户,到11月底还未达到出鱼规格,此时鱼价已跌至10元/斤左右,按一口塘5万斤鱼计算,利润损失严重。
“粤海海鲈料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,就是鱼的健康度高、条形好。”张博士介绍,在诏安市场,海鲈以活鲜销售为主,一口塘要经过多次拉网捕捉,每次捉鱼要持续围网几天,鱼能否耐运输、活力强、抗应激,关系到商品鱼销售和后续养殖是否顺利,影响到整一造鱼的收益。
据悉,2023年以来,粤海饲料集团对技术体系做了大幅改进,各子公司技术负责人(博士兼任)直接对公司的产品质量负责、对客户的满意度负责、对配销差等经营利润指标负责。技术负责人除了做好技术、服务、研发等工作外,还需要协调生产、业务、品控等部门工作,做到从原料、生产、技术和反馈“四重保障”,使产品质量持续稳定。
2024年以来,粤海饲料加快打造“三高三低”产品,即高质量、低蛋白(杜绝蛋白虚高、选用最优蛋白源、最适蛋白水平,性价比最高);高健康、低损耗(提升养殖健康水平,降低损耗);高生长、低料比(提高饲料利用率,达到最适生长状态),逐步的提升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。以此为引领,粤海海鲈料一直在优化提升,产品力在市场显著领先。
“在福建海鲈料市场,粤海已成为养殖户追捧的品牌,明年将会有更大进步。”福建粤海负责人蔡汉秋表示,随着产品应用普及,粤海的质量得到慢慢的变多客户认可,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2024年是福建粤海成立10周年,近年来,通过产品升级、工艺优化等措施,福建粤海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近三个月来虾料同比增长超40%,今年下半年大黄鱼饲料同比增长超10%,金鲳鱼、篮子鱼饲料实现翻倍增长。蔡汉秋表示,接下来,福建粤海还将在更多水产品种上发力,助力产业健康发展。
福建是我国主要水产省份之一,但除对虾、大黄鱼等品种外,还有许多品种规模不大、存在较多痛点。作为我国水产行业的头部品牌,福建粤海将以开发海鲈市场的思路,不断解决养殖中存在的问题,总结更多先进的技术方案,打造更多“粤海村”等模式,帮助广大新老客户实现养殖致富,为推动福建水产养殖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。
拟邀请对象:政府、协会、特邀专家、会员单位、养殖大户、饲料企业、经销商、加工流通企业、电商企业、餐饮企业等代表约500人。